近年来,沂南县把清廉医院建设纳入清廉沂南建设总体布局进行谋划,紧盯医药、医保、医疗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清廉医院建设,推动各责任主体协同联动,堵塞风险漏洞,持续纠治医药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净化行业风气,让清风正气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构建“三医联动”内控制度体系
“坚持清廉医院建设和医共体改革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做好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治理。”沂南县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日前组织卫健、医保和三家医疗集团,召开清廉医院工作推进工作会,对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深入推动清廉医院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沂南县卫健局和医保局总结前期试点经验,联合下发《沂南县深化清廉医院建设实施方案》《沂南县清廉医院建设标准》等指导性文件,细化分解13项重点任务,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纪委监督推动、部门齐抓共建、医院跟进落实的总体工作格局,全面铺开清廉医院建设。
该县聚焦解决医疗领域问题易发高发等问题,针对各种“潜规则”和“微腐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实行制度建设与医共体改革协同推进,行业主管部门推动3家医疗服务集团深度整合、高效融合,对2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械、信息“六统一”管理的运行模式和重点防范机制。结合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医药、医保、医疗等关键环节,纪委监委督促行业主管和医疗机构针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健全涵盖医保基金使用、医药采购、工程招标、人事聘用、财务管理等内控制度70余项,实行“纪检+内审”内部监管机制、“专项检查+履职约谈”、集中招标议价采购等监管机制,强化日常监督,堵塞风险漏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建立“三合一规”治理体系
清廉医院建设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医药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沂南县纪委监委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部署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明确了3方面15项具体内容,推动县卫健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等行业主管和职能部门,针对药品、器械、耗材购销和医保基金使用等7个重点领域,通过排查、整治相结合方式,开展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36次,全力纠治群众身边作风和腐败问题。
聚焦群众最为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机构将建立“三合一规”治理体系纳入清廉医院建设重点,深入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收费治理,对可疑超长用量药品实施监控提醒,对重点监控药品、异常变动药品使用排名靠前的医生开展约谈,规范收费项目57项,保障群众用药经济安全,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我们以监督推动行业主管和职能部门、医疗机构拧紧责任链条,坚持惩治、整改、治理相结合,监督、办案、警示贯通,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职能部门强化监管职责,完善制度措施,做好‘后半篇’文章。同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及时督促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释纪、以案促改。”县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表示。
深化“五位一体”数智监督体系
“这是本月的药品销售排名情况,咱们一起对照处方看看,是否有不合理用药现象。”这是沂南县人民医院开展的药品统计点评会,医院使用的“智慧审方”系统,能够实时监管医生开出的处方,对当月用药量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并自动拦截医生开具的不合理处方,年拦截不合理处方300余项。
据悉,针对不合理诊疗、医疗采购不透明等问题,沂南县医疗机构近两年全面上线“SPD药品耗材智廉监管”“智慧审方”“医保智能审核”“反统方”“合同管理”五大系统,实现药品耗材供应、管理、配送及医疗的全过程追溯,织密线上监督网格。
今年以来,沂南县推动深化数字赋能清廉医院建设,以原有的五大系统为基础深化提升、迭代升级,开发建设了“智廉医院”数智监督平台,设置医疗监管、公权力监督、满意度评价、清廉指数、清廉体系、问题线索管理等监督功能模块,建设医药、耗材、医保、廉政档案、采购等10个数据仓库,实现医疗核心业务数据一键抓取、数据碰撞和对比分析,医院和医生公权力行使情况实时接受县纪委监委远程监督。同时,该县还通过数字化应用提升群众就诊体验,开发手机端结算平台,病患每日费用清单可即时查询,“沂医互认”系统全县28家医疗机构全覆盖,医学检验检查互认共享,节约群众就医费用,被评为“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暴学清表示,“我们将清廉医院建设和医共体改革一体推进、持续深化,不仅是为了监督提醒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而是在于更好地保障群众就医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职能职责,扛起责任担当,更好发挥监督推动作用,构建群众满意的清廉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