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一切工作到企业”持续深入推进;“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档案电子化管理”入选全省试点;创新不动产“慧登记”服务品牌,打造清廉登记窗口做法被“临沂改革”刊发;智慧监督平台获全省第一期数字监督案例“十佳平台”;执法、环保、应急“数字纪检”模块监督执法全过程……
近年来,沂南县落实省委、市委建设清廉单元要求,聚焦解决机关单位服务质量不高、用权不严等问题,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根本,对内规范权力运行,对外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有序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推动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注重统筹谋划,压实清廉责任
清廉建设,机关先行。为充分发挥清廉机关建设在全领域清廉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沂南县清廉机关建设由县委统一领导,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级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县委出台《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建立重点任务推进跟踪督查机制、“四责协同”机制,实行情况会商、情况报告、问题抄告、履责纪实评估等制度,使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起来,凝聚清廉建设的强大合力。
该县实行管党治党责任清单化管理,把清廉机关建设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党委(党组)围绕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清单,形成责任落实链条。同时,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组每年确定一个系统或行业部门,集中力量进行分析研判、监督推进、综合治理,全过程参与清廉机关建设“小切口”治理。
课题化分类推进,搭建制度体系
清廉机关建设涉及社会管理和发展的方方面面,该县坚持“小切口”分类推进,确定了规范“三重一大”决策、工程建设领域、智慧化监督平台、学校资金监管等13项课题,每个课题由2-3个执法、窗口、监管、司法、工程项目密集的部门分类探索、集中突破,论证成熟后在同类部门系统推广。
县纪委监委围绕清廉机关建设,对内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着力点,聚焦部门最为突出的权力风险点、群众关切点、监督缺位点,推动制定管控措施352条,完善内部制度406个,构建起立体式责任落实制度,在审批服务、行政执法、工程建设等领域构建起有效监督制约体系。对外持续优化服务,推动部门单位梳理规范服务事项、改革优化工作流程,职能部门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同时,该县还释放积极鲜明信号,率先在社会救助、12345热线办理等8个领域探索建设了容错纠错机制,制度出台以来,共实施容错纠错18起19人,查处诬告陷害行为2起,为29名干部澄清证名,让干部既“管得住手脚”,又敢于担当作为。
强化数字赋能,搭建监督平台
“我们点击数字纪检模块,就可以对我局执法情况进行线上监督,本周没有执法超期和自由裁量方面的提醒预警,有1个12345工单办理提醒。”沂南县执法局工作人员点击智慧执法平台“数字纪检”模块,就可以对执法过程进行线上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也可以通过专用账号,开展远程监督。
沂南县纪委监委注重数字赋能监督,推动行政执法、环保、应急等部门,把“数字纪检”模块嵌入业务监督信息化平台,对执法期限、超频检查、异常执法等自动预警,实现异常数据的快速抓取。通过“数字纪检”模块,行业主动筛查问题疑点,纪委监委跟进监督,实现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协同推进。
该县还建设“智慧监督平台”促进跨行业数据比对,打造乡村振兴补贴政策落实、弱势群体救助、医养保险发放、民生热点办理、公职人员“体检”、机关“三公”经费管理8类69项问题疑点筛查模型,共筛查问题疑点2200余条。“智慧监督平台”在省纪委数字监督案例评选中获评“十佳平台”。
厚植廉洁文化,涵养“清廉基因”
沂南县将廉洁文化的培育,深度融入清廉机关建设之中,持续开展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沂南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县纪委监委把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抗大一分校旧址等作为生动课堂,绘制“沂”路清风廉洁文化地图,打造大型情景剧《跟着共产党走》《歌声里的红嫂》,首创沉浸式廉洁教育,创作情景剧《一碗米粥》、微视频《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廉政建设》等,不断夯实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
该县创新开展“场景式”廉洁教育,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把“不敢”的典型案例转化为“不想”的教育资源。近两年来,县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单位创作“场景式”宣讲精品60余个,分类组织领导干部、干部家属、农村干部等教育专场20余场次,全县万余人接受教育,实现公职人员全覆盖。
各部门单位注重将行业领域特点融入清廉机关建设,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集成清廉要素,形成了交运局、检察院、执法局等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清廉阵地,进一步浸润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涵养崇廉尚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