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咱县纪委监委出台的《公职人员政商交往“三清单”》,明确规范公职人员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清廉企业建设的‘引导清单’,咱们双向奔赴,共同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近日,沂南县苏村镇纪委工作人员将一份《公职人员政商交往“三清单”》交到企业手中,同时还提供了“码上举报”二维码,畅通企业维权渠道。
近年来,沂南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精准监督,规范涉企执法,健全长效机制,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涉企执法监督,对职能部门涉企执法权力运行进行嵌入式监督。县应急局“数字纪检”平台设置12345办理、执法台账整合、超频执法、异常执法、重点企业预警、许可证超期预警等7个模块,通过数据采集分析、风险预警,实现对执法办案的精准监督。县环保局“数字纪检”设置执法检查台账预警,可以迅速发现问题是否存在、是否整改;超频检查预警,周期内检查企业超过4次,平台自动预警;环评审批预警,超过30天会在平台自动预警,平均环评办理时间由50余天降为30天左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数字纪检”,对执法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全面预警,形成全过程闭环监督。
“通过‘数字纪检’平台,可以倒逼行业部门主动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解决营商环境最突出问题,纪委跟进监督检查,实现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协同推进。”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同时,在制度机制层面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推动出台了领导干部“说情打招呼”责任追究办法、严禁农村干部承揽插手村级工程建设、《沂南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规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下一步,我们还将强化监督,深化联动,严肃查处涉企行政执法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以案促改,督促问题整改,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