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阳都清风 > 廉政时评 > 正文

五“法”传家风 法纪亦有“情”

来源:沂南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7-04-27

    家风,源于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从刚开始的一些具体的条文规定,到现在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家信,好家风作为家族的精神“图腾”,产生的力量经久不息。如今传承家风的氛围日渐浓厚,但如何培育、传承好家风,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家门不幸的“纨绔子弟”到危害一方的“贪腐恶霸”,家风连着作风,关系社风民风。树起正向的标杆,传播好法纪正能量刻不容缓。以笔者看来,古能有五福临门,今可有五“法”示人。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家风传承不能“牛不吃草强按头”,父母的言传身教必不可少,以父母之德成就家门之幸,社会之福,国之栋梁。“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抗日名将戴安澜生前未能寄出的这封“绝笔家书”,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足以昭示后人,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以情感人。家风传承不缺少亲情之爱,缺少的是动情之处。左权的母亲得知儿子殉国的消息后,请人代为撰文:“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两个月后,母亲溘然长逝…,留下感人至深、深铭肺腑的家风,大爱之举值得后人敬仰和深思。
    以志育人,正心励志。“男儿立志初生日,乳饱饴甘便要廉”,阮元家族的家风在传承浩然正气的同时,也成就了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代表储诒权牢记父母叮嘱“公家的便宜不能占”,扎根深山,为山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骆驼书记”。 而王敏、苏荣、刘铁男等一大批官员却因“管不好家人”而落得身败名裂,肆意宠溺之下成了“宽忍之害”。
    以纪护人,鲁国丞相公孙仪特别爱吃鱼,却从不收受别人送的鱼。因为他深谙“祸患常积于忽微”的道理。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心里装着“敬畏”,才能自尊自爱,有所作为。可是朱明国、魏健、曹立新等一批纪检监察干部,执纪违纪,其中的教训发人深省。扬清正家风,也须从严监督护航,自己管是亲情,管不住就别怪监惩无情。
    以法救人。如果每一桩骇人听闻的滔天大案之后都有人为之寻找理由来抵消犯罪分子的罪行,那规则何存?底线何存?社会公平何存?任何人都不能妄想着以爱为名或是以道德为名去修改或践踏法律。以法为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道德去弥补那不容侵犯的冰冷,在法律和道德中间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唯有此,才能构建出一个规则与人情并存的理想社会。
    五“法”传家风,法纪亦有“情”。好家风不是“一阵风”,而是匡扶正义,维护法纪的贴心“小棉袄”。法纪不是冰冷的铁窗,而是亚丁湾“护航编队”,时刻抵御“海盗”骚扰,为好家风保驾护航。好家风搭起了情与法的桥,泯灭了人性向恶的一面,如春风化雨,鼓励了一代代英豪,成就了一代代伟人,相信“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