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阳都清风 > 廉政时评 > 正文

“小村官大硕鼠”暴露农村治理困局

来源:沂南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5-06-28

       据报道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提速,国家建设项目的次第铺开,农地被征收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在国内很多地方,围绕征地补偿、惠农资金等方面发生的村干部贪腐行为,也越来越普遍。在个别地方,小小村官甚至成了激化基层矛盾、引发治理危机的诱因。
  2014年以来全国村官违纪违法涉案金额高达22亿,人们认为村干部犯罪现象日益凸显,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涉案金额都在不断增大,老百姓怨声载道。村级组织腐败不可小视。“村官”的权力膨胀,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变得疯狂,所以“村官”贪腐现象频现,而且数额巨大,村级组织逐渐成为腐败多发地、重灾区。
  村官违法违纪现象频发,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村干部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自律能力差。其次是由于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民主监督无法到位,这为村干部搞暗箱操作、贪污挪用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再有就是现有的监督机制不健全,而且大量公共管理事务由基层负责,政企不分使基层干部权限过大,甚至到了反制镇街及上级部门监管的地步。
  面对村官贪腐的现象,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查处,形成对村干部腐败的高压态势。国家必须加快村社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剥离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并细化监督,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进一步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凡涉及村级发展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让权力的运行暴露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