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阳都清风 > 廉政时评 > 正文

头悬作风“利剑” 心系群众冷暖

来源:沂南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14-12-23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走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视野,它汇集了相关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举报者、普通百姓、违纪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声音,通过不同观点,多元视角,为观众全景式呈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八千六百多万党员的大国,党员干部是治理国家的领航者,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掌舵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党员干部作风好坏直接体现出,是否情系群众、敬畏群众、感恩群众,能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盼,是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着我们党能否带领13亿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辉煌。毋庸置疑,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记录片中鸿山街道办事处以开会之名,行旅游之实的教训还在;公款吃喝,喝死陪酒官员的惨案还让人心有余悸;天价桌餐的图片也冲击着群众的视线,如今,福州官员不雅照再次吸引了群众的眼球,“寺庙”掩护下的高档会所再次触动了群众的神经……他们铤而走险,心存侥幸,屡禁不止的触碰“八项规定”的高压线。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将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种在心底,没有将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宗旨刻进骨子,这是顽疾,如果不尽快排查、检修、治疗,甚至“讳疾忌医”,就会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作风建设返璞归真刻不容缓,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拿出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来祛除“四风”之害,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将作风“利剑”悬于头上、卧薪尝胆、警钟长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以焦裕禄同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干劲,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思想上常思领导干部之责,有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把群众冷暖衣食安危挂在心上;作风上,常上清正廉洁之弦,不要把当官和发财、享乐、奢华、权力相联系;行动上,拧紧持之以恒的螺丝,甩开膀子践行“三严三实”,让“四风”无处遁形。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面对这个恶疾、这场战争,重点在落实、关键在行动,如果把“用权于民、情系于民、谋利于民”作为始终如一的行动,那么“心系群众冷暖”将成为一种永久的习惯。“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身正气做人,一尘不染做官,一丝不苟做事,才能长久扎根群众土壤,盛开最美生命之花。(王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