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聚焦 > 正文

监督“绣花针” 穿起乡村振兴“千条线”

来源:人民网发布时间:2025-04-11

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蒙河岸边,双堠水库建设现场正机器轰鸣。冷风中,廉情观察员小谢揣着笔记本,正跟村民了解征地补偿款发放情况。“老刘家的土地补偿款数额不对,得赶紧核实。”他抹了把汗,脚步匆匆。

在沂南县双堠镇,像小谢这样的“监督哨兵”还有30位,他们常年扎根项目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眼睛捕捉风险。这是沂南县纪委监委创新基层监督机制的生动注脚——以精准监督守护群众利益,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一摞“观察单”背后的监督突围

“补偿款发没发到位?有没有虚报套取?群众的眼睛最雪亮。”双堠镇纪委书记翻开一摞“廉情观察单”,密密麻麻的记录里藏着监督的巧思。

今年3月,观察员小李在走访中发现,某村公益岗人员存在顶岗替岗问题。镇纪委立即启动“四单联动”机制:廉情观察单预警风险、联合监督单召集人设部门现场调查、问题上报单直通县纪委专班、自查整改单倒逼村干部立即整改。短短一周,该村公益岗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村民老赵竖起大拇指:“原以为雷声大雨点小,没想到纪委动真格!”

这样的“监督闭环”源于双堠镇的破局之策。针对重大项目监督“上热中温下冷”难题,镇纪委将全镇划分为7个监督片区,科级干部统筹、廉情观察员包村、村级监督员立足本村,对照5大类19项廉政风险清单“按图索骥”。仅双堠水库建设专项监督中,就推动整改虚报冒领等问题线索10条,追回套取资金5.6万元。“过去‘单打独斗’,现在‘攥指成拳’,监督真正沉到了地头。”县纪委第四协作区主任感慨道。

一场“村情发布会”照见权力阳光

“殡葬惠民丧葬补贴怎么领?”“低保户认定标准能不能再讲讲?”在双堠镇双堠村的“村情发布会”上,村民王大娘连抛了两个问题。村监督员老孙不慌不忙,翻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对照52项流程图逐条解释。半小时后,原本气鼓鼓的王大娘笑了:“流程都在墙上贴着,俺们心里透亮了!”

这样的场景,是沂南县“五化”建设清廉村居的缩影。双堠镇将“三务公开”玩出新花样:村头大喇叭播报惠民政策、微信群晒出工程账目、监督一点通平台随时扫码举报。去年,该镇通过跨域监督发现并整改违规支出、违法建设等问题11个,村干部老张坦言:“邻村的监督员来查账,人情关不好过,但群众气顺了!”

一堂“微型党课”激荡清风正气

“当年八路军在咱村驻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有些干部手伸长了,对得起烈士吗?”在双堠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震耳发聩,30多名镇村干部屏息聆听。这是镇纪委“廉润课堂”的一幕——把警示教育搬到红色遗址,让廉洁承诺刻进石头画。这样的文化浸润正在重塑基层生态。上硠村支部书记王敬平看着村办公室墙上、走廊里满满当当的“清廉剪纸”,发自肺腑的说:“剪纸上‘荷花’连着‘廉字’,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了本分!”数据显示,该镇通过“我向烈士承诺”“非遗剪纸寄廉心”“石头画上话清廉”“廉政谈话”等活动教育覆盖群众200余人次。县纪委书记在调研时评价:“用红色基因育廉,比简单说教更有穿透力。”

一张“智慧网”守护民生温度

在“纪审联动智慧监督平台”上,系统正自动比对数据,“发现公益岗数据异常,立即核查”。通过核查,清理清退违规乡村公益岗424人,追缴资金5.47万元。这样的“数字战法”,让监督既有精度又有温度。沂南县纪委监委将数字化思维融入监督全程,校园餐“一码溯源”让孩子们吃上放心饭,防返贫监测系统为困难群众架起“防护网”,农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给每分钱贴上“身份证”。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银农直联”系统——村会计老刘展示手机银行,“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镇经管站、银行、农户三方,想搞猫腻?门都没有!”

行走双堠,监督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故事。从水库工地的“红马甲”监督员,到村头巷尾的“阳光公示栏”,从石头画上的清廉故事,到手机里的智慧监督平台,沂南人用实践诠释:监督既要像蒙河水一样滋养大地,也要像沂蒙山一样筑牢屏障。当监督的“绣花针”穿起治理的“千条线”,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自然笔笔见廉、处处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