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聚焦 > 正文

创新实施“全链条”管理 整治学校食堂“微腐败”

来源:沂南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4-11-12

“学校餐厅饭菜品种少、量少,学生在学校吃不好、吃不饱......”沂南县群众通过拨打“12345”热线反映学校食堂存在管理混乱、饭菜质量不稳定、价格高等问题。县纪委监委12345专班梳理发现,去年群众反映校园食堂问题的热线工单有128件。

同时,沂南县委对全县52所中小学校进行了专项巡察,发现学校在食堂和财务管理存在很多的不规范问题。学校直接与食材供应商接触,易滋生利益输送等问题,廉政风险隐患较大。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一直备受学生家长关注。沂南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中央纪委监委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集中整治部署安排,整治学校食堂“微腐败”,深化清廉学校建设,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牢牢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针对学校食堂暴漏的突出问题,县纪委监委跟进监督,对县教育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教育部门搭建“沂南县食安监管追溯平台”,加强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售卖各环节的“全链条”管理,实现学校食材集中采购、快速检测、仓储配送“一条龙”服务。

平台运行采用“A+5”模式,上端连接采购单位,下端连接产品供应商,实行集采、监管、配送、结算、指导“五统一”管理,学校食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有效解决食品安全和廉洁风险问题。

“自从有了‘食安监管追溯平台’我们的工作更方便了。以前我们询价需要跑市场,跑产地,还要担心供货商的资质问题。现在我们只需要在屏幕前逐个对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安全程度也有了充足的保障。”沂南县依汶镇中心小学的食品安全管理员说。

除此以外,沂南县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每个学校食堂后厨安装数字高清摄像头,将食品加工操作的整个过程亮出来,使后厨成为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打通学校食堂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沂南县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100%全覆盖,11处学校食堂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

为杜绝食堂“小金库”,指导教育部门设立审计科,学校食堂财务独立核算,每天的量化食谱、每天食材的价格、每月食堂收支账目在食堂大厅、校内公开栏等公开公示,接受家长群众监督。

经过整改,今年以来共接到反映校园食堂问题的投诉30件,同比减少17件,降幅29.8%。目前,沂南县的食堂都是学校自营,食安平台实现了辖区内253所学校食堂的全覆盖,充分保障学校食堂食材来源和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让学生每一口都吃得安全放心。平台运行以来,学校减轻了食品安全压力,解决了以往食材采购流通不透明问题、学校食堂廉政风险大的问题,保障了校园食堂财务阳光、公开、透明。

“下一步,我们将对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开展派驻‘微巡察’,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健全机制,实现学校食堂更加规范管理经营,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