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里清廉村居建设要求,前期我们在各村聘用了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信息员),纪检力量得到很大充实,但是很快我们发现单靠我们镇纪委几个人去调度、安排各项工作,精力十分有限,我们探索建立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区(以下简称“监督工作区”)制度,就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境。”铜井镇纪委书记仲跻彪谈起建立监督工作区制度时说道。
为推动监督执纪向基层一线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铜井镇根据《关于开展清廉村居建设的实施意见》(沂办发〔2020〕3 号),《关于实行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沂纪发〔2020〕3 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全镇实际,按照全镇现有的8个管理区运行体系,成立8个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区。监督工作区负责人由管理区推荐一名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兼任,由镇纪委、监察室领导,负责指导所辖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信息员)开展工作;同一监督区内的监督员和信息员在做好本村监督工作的同时,也有资格和权力对其他村内事务和其他监督员、信息员工作进行监督,最大限度破解“熟人效应”,解决监督难过“面子关”“人情关”问题。
成立监督工作区后,由监督区负责人调度所辖片区各村监督员工作,镇纪委每月只需要对8个监督区负责人调度,即可大致掌握全镇68个村的工作情况。监督检查工作职能的进一步下移,极大的释放了镇纪委人员的工作压力,镇纪委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时间精力投放在审查调查、信访稳控等重点工作,同时村级纪检监督员的工作得到了及时跟进,避免了监督履职效果流于形式,监督员的履职水平得以提升,村级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今年8月份,县委巡察办反馈了一批铜井镇违规列支招待费的问题线索,根据反馈的共性问题,镇党委决定开展各村历史账务自查专项行动,各村纪检监督员全程跟进,监督区负责人及时督促,镇纪委定期调度,截止目前共排查出违规列支招待费问题线索37条,违规吃喝问题13条,涉及村居23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人,诫勉谈话7人,通报批评11人,谈话提醒18人,监督执纪的威慑力有力彰显,村级财务问题及时纠正,农村“三资”管理更加规范。可以说,监督工作区的成立,使得乡镇、监督区、村居三级纪检力量优势互补,各司其职,形成了信息畅达、精简高效的工作闭环,成为推进乡村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利器。
镇党委书记刘幸明表示:“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纪检监察工作面临任务重、要求高、能力强的工作实际,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以创新机制建设为抓手,有效融合各方力量,把分散的力量化成有力的拳头,才能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困境,充分释放基层监督活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建出水平、建出质量、建出成效,营造政通人和、务实亲民的基层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