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 正文

织密基层监督网 消除“小微权力”监督盲区

来源:沂南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0-03-14

“真没想到纪委效率这么高,我们村的原书记田相山被纪委查了,他居然贪污了这么多上级补偿款。”

“原来他利用当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便利,私自将国家给村里的补偿款装进自己的腰包,被开除党籍喽。”近日,沂南县孙祖镇王家峪村几位群众在茶余饭后聊起了田相山贪污案。

田相山在任职孙祖镇新凤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家峪村民大组负责人期间,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将国家补偿款3万元占为己有。

“权力的大小是相对的,田相山作为基层农村干部,手中权力看似很小,但为了一己之私,使用‘小权力’直接侵害了群众利益。”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主任表示,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着实让人民群众更深恶痛绝。田相山案暴露出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仍存在薄弱环节,警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必须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

为做实基层监督,沂南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强化监督职能,聚焦监督,压实监督。进一步完善村(居)务公开报备制度,各村对财务、事务、政务做到事事公开,时时公开,将村干部权力“晒”在阳光下。推行乡镇(街道、开发区)纪(工)委建立资金监督台帐制度,乡镇(街道、开发区)纪(工)委对本乡镇(街道、开发区)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实行一类一册台账,促进乡镇(街道、开发区)纪(工)委发挥监督职能作用。

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将村级走访和巡察村(社区)党组织相结合,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实现巡察走访工作“一盘棋”。推行村级走访,促使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变上访为下访,主动监督查找问题,从根本上堵塞制度漏洞,遏制腐败,净化政治生态。

同时,要求全县1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将走访情况定期上报县委巡察办,为村(社区)党组织巡察理出了一份份“政治体检清单”,县委巡察办根据“清单”制定村(社区)党组织巡察计划,将反映问题较多的村(社区)列为重点村、难点村,最先列入村级巡察对象,将走访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该村重点巡察内容,切实发挥巡察精准打击优势,实现监督同频共振,有效消除监督“盲区”。

“以前,村里的一些干部总以为自己不是党员,不受党纪监督,手中有权又‘任性’。向乡镇派出监察室后,乡镇纪委有了监察权限,我们的纪检工作更好开展了。”孙祖镇纪委书记表示将全力发挥前沿监督“哨兵”作用,让“微腐败”无处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