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辛集镇党委围绕纪委“三转”要求,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持续纠治“四风”,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贯彻落实。
狠抓境界教育,凝聚“不想”的内生动力。围绕忠诚、干净、担当,结合“三严三实”学习活动,持续深化“树正气、走正路、办正事、做正人”四正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境界。建立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创办中层干部业务大讲堂,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工作和履职为民的服务能力。严格落实“约谈”制度,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及上级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作为警示重点,不定期对个别镇级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村负责人进行约谈,及时纠正引导思想上的误区,深刻认识纠治“四风”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片、学习廉洁模范典型事迹等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廉洁意识渗透教育,使廉洁自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养成不用提醒的自觉。
狠抓建章立制,织密“不能”的管权笼子。牢固树立“用制度约束人,用规范提升人”的理念,突出“管用、实用、真用”的原则,自2009年开始,实行“禁酒令”,清理”吃空饷”,对教育、卫生系统计划生育情况进行清理清查;为引领村级事务有序开展针对农村社区出台了《辛集镇村级工作规范》;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出台了《经管工作规范手册》;为加强作风建设制定了辛集党员干部作风纪律“十严禁”“十不准”“八条禁令”和《党员干部日常行为规范》;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实施细则》;另外还出台了《整治“慵懒散浮”的实施方案》、《镇级财政支出会签会审制度》等规定要求,一些文件和规章制度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批示,树立起作风建设的新标杆。
狠抓执纪问责,打造“不敢”的督查常态。首先层层签订各类承诺书,严格促进“一案双查”“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的落实。其次强化放大效应,努力发挥好信访办、经管站、审计办等职能部门的监管把关作用,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整改。先后对25个村主职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涉及资金1.1亿元,查处乱发福利补贴、资金代管不到位等需整改的重点问题13个,对15名农村干部进行问责。第三,实行作风纪律督查常态化,坚持每周1-2次明查暗访,党委会每月一次听取“四风”纠治汇报。今年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10个,对相关当事人均进行了处理处罚。第四,采取聘请“四风”监督员、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强化村级纪检委员作用发挥等措施,在全镇营造“四风”问题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狠抓案件查办,夯实“不愿”的强烈震慑。以零容忍态度,坚持露头就打,形成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全镇共立案调查计生、经济、涉法等各类案件20余起,已落实党纪处分22名,其中开除党籍5名,移送司法机关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