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简讯综合 > 正文

靶向纠治“三资”难题 守好集体经济“家底”

来源:沂南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3-12-31

“通过‘三资’清查摸底,之前不知道是村集体的地,现在也明确了,计划明年开发成高标准蔬菜大棚,每年能为村里实现8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看着村里的“撂荒地”变成“聚宝盆”,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小埠村党支部书记韩敦福很是高兴。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村民利益,管好农村集体“三资”,就是守好村民家底。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以来,沂南县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专项治理、采取联合监督模式,以协调配合凝聚监督合力,靶向纠治“三资”管理难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守护村集体“家底”。

“农村集体‘三资’是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贪污腐败问题的高发领域。我们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作为强化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作为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治理的重头戏,作为专项巡察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监察和线索收集力度,为推进清理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证。”沂南县纪委常务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刘建森说。

沂南县纪委监委坚持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的工作理念,组织纪委、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县各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开展全覆盖“驻点靶向扫描式监督”,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严查利用职权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坐收坐支、虚报套取等违规违纪违法案件。

沂南县纪委监委紧盯县域范围内村集体“三资”治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积极督促各乡镇党委、农业农村等部门严格履行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将村集体“三资”治理与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通过租赁、改造提升、招商引资等方式盘活闲置村集体资产。

青驼镇北村集中开展资产、资源、债权、债务、合同五类重点的清查梳理,共计完善栗子行承包合同150余份,将80余亩栗子行纳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管理,实现了村集体、村民年增收3万余元。张庄镇下涝坡村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的一项重要措施,收回散落在农户里的60亩集体土地,并与沂南县金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伙人”关系,村集体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金瑞公司,规模化种植油菜花,公司负责种、管、收全流程服务,给村集体带来6万元收益,还能带动30余名闲置劳动力就业。

刘建森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村干部廉洁自律、财会人员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督促指导村(社区)将村集体“三资”使用明细、资金状况等纳入公示内容,通过广播和村务公开栏进行“线上线下”齐公示,让村集体“三资”晒在阳光下,晒进群众心坎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冯帆)